第377章 江南之行(十三)(2 / 4)

爽朗而又略带戏谑的笑声,然后他的声音在会议厅中回荡开来:“陛下啊,您这手段可真是够狠辣果决的啊!不过既然如此,那本官也豁出去了,就陪陛下您疯上这么一回吧!至于在座的各位嘛,就请自便啦!”

话音未落,范阳猛地站起身来,毫不留恋地转身离去,留下了一屋子面面相觑的人们。

此时此刻,整个中枢部门都陷入了一片沉默之中。国资系统改革,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经济议题,更是关系到帝国未来发展的关键一步。从本质上来说,这次改革就像是给中枢部门断奶一样,只有成功跨过这道难关,帝国的中枢系统才能真正实现独立自主的运营。

然而,这一步谈何容易?箭已在弦上,不得不发。范阳的表态虽然有些出人意料,但也让许多人开始重新审视这个问题。在他的带动下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倾向于冒险一试,用江南国资系统的改革来逼迫中枢部门成长。

东辽边防部队在接到命令后,迅速做出反应,全体士兵立刻进入高度戒备的预备作战状态。这意味着从这一刻起,他们不再受军务署的常规命令约束,而是将全部精力集中在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上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!

各边防部队迅速行动起来,士兵们紧急集合,检查武器装备,确保一切处于最佳状态。各级指挥官下达作战指令,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职责,整个边防防线如同一张紧绷的弓弦,随时准备应对任何可能的威胁。

一旦改革失控,国内局势必然陷入混乱。在这种情况下,那些一直对大宋帝国虎视眈眈的国家,如倭国和丽江等东方小弟,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。他们肯定会趁机发动入侵,企图攻占大宋帝国的边关,进而将其本土纳入自己的版图,成为新的东方霸主。

更不用说那些西方诸国了,他们同样对大宋帝国的财富和资源垂涎三尺。一旦大宋国内出现动荡,他们很可能会联合起来,对大宋发动全面进攻,以实现他们的扩张野心。

丁继民、楚尚君、苏宪明等十六人一同晋升为帝国陆军中将军衔,这一消息在帝国军队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。

众所周知,帝国新军军衔体制一直以来都把控得非常严格。这是因为帝国高层深知军衔的滥发可能会导致军衔贬值,从而影响军队的战斗力和士气。因此,在晋升军衔时,他们会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评估,确保只有真正有能力和功绩的军官才能获得晋升。

而赵宇,这位亲自担任帝国陆军统帅的中将,更是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。他的军衔虽然只是中将,但这已经是无奈之举。由于帝国军队体系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,还没有完全从效忠天子向效忠帝国的政治性转变,所以他的军衔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。

然而,改革失败之后,军队的情况变得愈发难以控制。最坏的结局可能就是军阀分裂,这对于帝国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。赵宇虽然对此深感忧虑,但他也明白,要想实现帝国的彻底改革,就必须经历这样的阵痛。

在这种情况下,赵宇所能做的,就是希望这几年一直在推行的军政教育能够发挥作用。通过对军官们进行系统的教育和培训,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,保守最基础的底线,不允许外敌侵占帝国的每一寸土地。

至于其他的事情,赵宇也只能听天由命了。毕竟,在如此复杂的局势下,谁也无法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。

江南国资改革就像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赌局,成功与失败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。这场改革的风险如此之大,以至于一旦失败,后果不堪设想。轻者,帝国可能会陷入内部分裂的泥潭,重者,大宋甚至可能会面临亡国的厄运。

然而,尽管风险如此之高,现在的局势已经到了箭在弦上、不得不发的关键时刻。帝国的军队已经进入全面备战状态,各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