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诏狱。
七月,平安从真定出兵,率万名骑兵乘虚直捣北平,在离北平城五十里之地扎营,朱棣派刘江等迅速回救,平安败退。
时大同守将房昭率军进入紫荆关,平安从真定供饷给他。八月,燕兵北归,平安与燕将李彬战于杨村,李彬战败。
建文四年(1402年),朱棣决定和建文帝决一死战,再次南下,平安率四万骑兵尾随其后,朱棣于是设伏于淝河,双方交战,朱棣派白义、王真、刘江迎敌,平安斩杀王真,逼的朱棣亲自出马,平安的部将火耳灰迎战朱棣,却因战马突然摔倒而被擒,平安稍稍撤退。
]四月,平安率军进至小河,派出左右翼进击燕军,斩其大将陈文,时平安驻军于桥南,朱棣驻军于桥北,相持数天,平安准备转移,却于北坂遭遇燕军,战之,险些刺死朱棣,此战后朱棣率军绕到平安军后,只留千余人驻扎桥北,恰逢徐辉祖率军前来支援,双方大战于齐眉山下,从中午打到下午,以燕军败退告终,随后何福率军前来会合。
惨败被俘
建文四年(1402年)四月二十五日,何福移驻灵璧,以深壕高垒自固,但粮运却被燕兵所阻,不能运达,平安只得分兵六万迎战,却被朱棣以精锐骑兵拦截,何福出城来援,却被朱高煦所败。
平安、何福等诸将商议后,决定转移到淮河去寻找粮食,于是当夜下令听到三声炮响马上出发。
二十九日,燕军突然进逼灵璧,发射三炮,南军误以为是出发的信号,争相奔往营门,于是营中大乱,燕军乘机进攻,南军大败,何福逃跑,平安和陈晖、马溥、徐真、孙成等三十七人为燕军俘虏,在军中的文臣、宦官一百五十余人也被俘虏。
平安被俘后,朱棣感叹道明太祖所养的武士,就只有平安一人而已了,而燕军将士纷纷请求杀死平安,但朱棣爱惜平安的才勇,便挑选精锐士兵将他护送到北平,命世子朱高炽和郭资等善待他。
悲剧晚年
建文四年(1402年)六月十七日,朱棣在南京即皇帝位,是为明成祖,命平安为北平都指挥使,不久又进升为行后府都督佥事。
永乐七年(1409年)三月,明成祖巡幸北平,翻阅奏章时见到平安的名字,对左右说道:“平保儿还在世吗?”,平安知晓后,识趣地自杀了,死后,明成祖下令将平安指挥使的俸禄传给他的儿子。
.......
王保保(扩廓帖木儿)的家族与其母族察罕帖木儿家族一样,都是久居中原、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异族家庭(关于其身世族属的争议,参见“人物争议-身世族属”目录)。
生父赛因赤答忽“喜读书,习吏事,有远略,能骑射,才力过人” ,是一个文武双全之人。
在元末农民起义中,他组织“义兵”,与妻舅察罕帖木儿并肩作战,镇压红巾军,至正二十五年(1365年)去世,享年四十九岁。
王保保是其长子,因幼时多病而寄养于察罕帖木儿家,并过继给察罕帖木儿为养子。
察罕帖木儿组织“义兵”镇压红巾军时,王保保亦投身其中,“蚤从忠襄(察罕帖木儿),历戎马间,事必属之,所向皆如志”。
至正二十一年(1361年)八月,察罕帖木儿派王保保及诸将讨伐东平的田丰、王士诚所部红巾军,两战皆胜,斩首万余级,直抵其城下,田丰、王士诚投降
次年六月,田丰、王士诚复叛,暗杀了察罕帖木儿。随即王保保被军中推为领袖 ,此时他可能还不到20岁,被视为“孺子” ,因此人称“小总兵” ,元廷也授予他“光禄大夫、中书平章政事,兼知河南山东等处行枢密院事、同知詹事院事,一应军马,并听节制”。
王保保以哀兵进攻益都,在至正二十二年(1362年)十一月攻克益都,掏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