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40章 千奇百怪的题目(2 / 3)

了解他们。他们这样的人能屈能伸……主要是打不过我。

他们两个加起来都不是我的对手,当然对我就没有恨意了。

因为对我越恨,他们受到的苦难越多,我对他们越严苛,他们还没有办法。”

花千岁笑道:“这很叔孙通呀。”

叔孙通呵呵笑道:“那是必须的。”

所有参与官员选拔的学子全部进入进入咸阳城后,秦风的人这才从楼上下来。

这次参与考试的人足足有2万人,录取的比例则有一些低了。

学子进入咸阳城之后休息了两天,考试正式开始。

当他们看到卷子之后,整个人都傻了,很多人都摸不着头绪或者奇怪。

比如说他们看到了下面的两个题目:

大秦二世皇帝陛下在盛大阅兵过程中,发现各军兵种方队整齐划一、步调一致,完美展现了大秦军人的刚毅与坚强,非常震撼。这是锐士们历经数月艰苦训练的结果。

已知,某参与小队共有40余名队员,平均身高1.82米,平均年龄24岁。

最终,所有年龄23岁以上,且身高超过1.83米的队员都参与了正式阅兵,

根据以上信息,关于该训练小组,可以得出下列_________项。

A.没有23岁以下的队员参加正式阅兵

B.参加正式阅兵的队员中,23岁以上的队员占多数

C.所有身高超过1.83米但年龄23岁以下的队员都没有参加正式阅兵

D.未参加正式阅兵者中不包括年龄23岁以上且身高超过1.83米的队员

说明原因。

甲、乙、丙、丁四人商量周末出游。甲说:乙去,我就肯定去;乙说:丙去我就不去;丙说:无论丁去不去,我都去;丁说:甲乙中至少有一个人去,我就去。

以下哪项推论可能是正确的:

A 、乙、丙两个人去了

B、甲一个人去了

C 、甲、丙、丁 三个人去了

D、四人都去了

说明原因。

这一次考试的时间非常的紧凑,只用了一天的时间,考试完之后很多人都懵了,都感觉自己回答的题目是不对的,似乎又是对的。

很多题目都是似是而非,整个咸阳城都被这种现象带入到了一种沉闷的气氛当中。

其实考试完之后,这一个试卷就公开了……并不是说这个试题被刊登出来了。而是能从大秦各地汇聚到这里的学子们都是聪慧之人。

很多人都把题目背了下来,找相熟的人相互讨论,讨论这些题目到底是什么样的答案,到底怎么做?

结果那答案就是五花八门,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或者说有的没有固定的答案。很多知识点不知其所以然。

诸子百家的大君子以及朝臣们则是拿到了完整的试卷,因为他们都需要审阅试卷的。

2万多份试卷,需要封闭、誊抄,拆分成一道题一道题的举措,

也就是说一个试卷拆分成200份,需要四五百人才能够批阅完毕。

最后将拆分的试卷重新汇总之后,才能汇总出分数,这就做到了绝对的公平。

即便是有人贿赂阅卷的人也不可能,谁有能力能够找到四五百人去作弊,去为自己的这场考试冒险?

因为付出和收获差距太大,不值得。

考试完之后,各个报纸上就刊登了这次阅卷的方法。这种新型的阅卷方法直接打消了很多人的顾虑。

过来参加考试的人心里就有了底了,这种绝对公平,这对于他们来自底层的学子来说,绝对是好消息。

那些朝臣批阅的试卷也有一些心里发毛,因为这一个试卷可以说包罗万象五花八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