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从忠勇侯提出请立德妃为后,皇帝却并未应允此事之后,“贵妃与德妃争当皇后”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后宫,后宫各种暗流涌动。
后宫中的嫔妃们,开始各怀心思,暗自盘算。一些平日就与德妃关系密切的嫔妃,毫不犹豫地站到了德妃这一边,她们坚信德妃家世显赫,又有大皇子在手,将来必定会为后,于是,这些嫔妃们开始积极地靠拢德妃,试图占个先机。
而另一派嫔妃则选择站在贵妃一方,这派嫔妃以宁妃、梁昭仪和周昭仪为首,她们认为贵妃的娘家近年来逐渐势大,父兄都在朝为官,贵妃又育有双生子,备受皇帝的宠爱。且贵妃之前也帮过她们,走动频繁,她们最乐意见到贵妃升上去,对她们下半辈子来说也是一种保障。
两派嫔妃们站定了阵营,都不甘示弱,纷纷使出浑身解数,明争暗斗,为自己的阵营拉拢力量。
也有一部分嫔妃选择保持中立,既不偏向德妃,也不支持贵妃。有些是早已看淡了深宫斗争的残酷,不愿卷入其中,以免引火烧身。也有人如舒妃、丽才人和陆才人一样,与双方都有仇了,站不了任何一方。
永宁宫里,福心给舒妃端来了汤药,伺候她起身:“娘娘,三皇子的事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,您要保重身体,切不可忧思太重,伤了身啊!”
舒妃看见黑乎乎的汤药,掩着鼻子扭过头去:“这汤药是不是最后一副了?”
福心点点头:“许太医说娘娘是气血虚,最终还是要靠长期调养的。今日药喝完就不喝了。”
舒妃耐着苦涩把药喝下,擦了擦嘴,眼泪就不自觉地落了下来:“我的康儿自小就泡在药罐子里长大,原以为再养几年把身子调理好,他就能断了汤药,像个健康孩子,没想到……”
如今已经天人永隔,她再也抱不到那个软乎乎的孩子了。
舒妃的眼神暗下来,双手捏着被子的角,像是生生要将这被子撕碎:“大皇子那边是什么情况,近来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?”
福心忙道:“回禀娘娘,咱们安排了人,可是……大皇子身边突然多了两个太监,那两个太监有些身手,把人看得紧,实在难以得手。未免打草惊蛇,所以……最近都没动手。”
舒妃拧眉:“德妃倒是机警,找了人护着。哼,她自从代掌六宫之后,倒方便她找帮手了,这有身手的太监可不是那么容易遇到的。”舒妃说完,突然一愣,看向福心道:“去查一查,这两个太监之前在哪里做事,是什么时候到永兴宫的,务必要查清楚底细。”
福心会意,收了药汤的碗,下去办事。
紫玲从院子里摘了新鲜的花,抱着进来插花瓶,看舒妃愣神在想事情,身上的披风都滑落在一旁,便上前拾起给她披上:“娘娘,四月的天气还有些冷,娘娘当心着凉。”
舒妃嗯了一声,看向她刚插好的花瓶,问道:“陆家姐妹最近在做什么?”
紫玲想了想:“自从陛下让梁昭仪把四公主带回去抚养之后,陆家姐妹经常去勤政殿那边转悠,想求见陛下,但陛下压根没理会。这丽才人想复宠的心思,很急切呢。”
舒妃冷哼一声:“想当年她多风光啊,整个后宫就数她最得宠,本宫的身份她都不看在眼里,连太后她都不给面子,如今落得这个下场,真是云泥之别。不过看在她揭露大皇子有功的份上,本宫不计前嫌,就帮她一把吧。”
紫玲心里一惊,狐疑道:“娘娘的意思是,帮她复宠?”
紫玲心里没底,担心道:“娘娘,太后一向不喜陆家姐妹,陛下现在也厌恶她们,娘娘若是帮她们,会不会令太后和陛下不喜啊?况且,娘娘上次已经赏赐了千两银子,她们的功劳都谢过了。”
紫玲不希望舒妃与陆家姐妹走得太近,毕竟这两姐妹也不是什么好人。
舒妃冷笑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