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果陈杰他们到湘州城的过程完全没有可借鉴性,贺堂春空欢喜一场。
“回头帮我带一封信给你二嫂。”贺堂春想高娥既然有办法打通到湘州的路,会不会有办法解决芮州的山匪。
“我们要等湘州城的欢喜煮开了之后才回去。”陈杰抱歉。
贺堂春犹豫了一下,他觉得山匪的事很急迫。
可是高娥不过是个妇人,这事急迫也不能逼她想办法。
“好。”贺堂春点头。
夏种和秋收之间,高娥开始修坝头村到合县的路。
这也是两边村子的路,不用出工钱,不过高娥给管饭。
她用三合土反复碾压夯实铺路,中间略高,两边有沟渠,沟渠留了种树的地方。
有些地方不是高娥的地,修路就要占人家的地,高娥就直接把地给买了。
如此一来这条路两边的地几乎全是高娥的。
秋收之前这条路已经修好,曹耿还特意来看了看,修的比官道都好。
高娥也总算知道许博彦为什么让曹耿来合县了。
这个人耿而不愚,也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事,只是碍于有些条件,他对乡绅和地主的态度不够强硬。
不过那些乡绅和地主若是欺凌了百姓,他也毫不留情。
总体来说是老百姓眼里的青天大老爷。
而她做事向来规矩,一般都是别人找她的麻烦,所以即便是闹到曹耿那里,曹耿也会为她主持公道。
就像合县先开始桑蚕这么大的好处,到目前曹耿是丝毫不动。
转眼又到今年的青潭雅集,今天比前两年更加热闹,合县的客栈一房难求,接连涨价。
高娥的客栈也爆满,但是没有涨价,这让别人嘲讽她有钱都不赚。
陈焘名下的客栈、酒楼也不涨价,这段时间金如意带着金朝去覃州城了,陈焘一个人应对着有些吃力。
好在高娥会帮他处理意外,他只用日常管理就行。
就在青潭雅集结束的时候,杜维清宣布不再办青潭雅集,但是青潭书院开始授课,并邀请了几位早有意向任教的先生留下。
众人一惊,他们以为在青潭峡办青潭雅集会是一个常态,杜维清竟然在青潭雅集一年比一年好的时候不继续办。
他们都觉得很惋惜,甚至有人提议他借青潭峡宝地来办雅集。
为此杜维清都一一拒绝,不过还是邀请他们若是得空可以来书院讲学。
霍棘确定留下任教,他对杜维清结束办青潭雅集的决定也很支持。
青潭雅集名声大了很好,可是名声太大了也不是什么好事。
像现在这样急流勇退,在文坛留下一段佳话的确是最好的选择。
雅集结束之后金如意带着金朝回来了,不出意外金朝得了解元。
覃州城不少富贾请客,金如意没有拒绝,顺便介绍了一下青潭书院。
“估计这次之后,会有不少人来书院求学。”金如意笑着说。
自从金朝得了解元之后,金如意脸上的笑都没停过,人看着都年轻了。
“这是好事。”高娥点头。
她也想过,合县就这么点地方,读书人并不多,书院的生源还是要靠覃州城。
两个人正聊着杜维清和洪升来了。
“听说金朝得了解元,恭喜恭喜。”杜维清道贺。
“是杜先生教导有方。”金如意笑着说。
“能中头筹的都是天纵英才,覃州城学堂这么多,解元可只有一个。”杜维清不敢居功。
他的确教过金朝,教的还非常省心,只能说越是好的孩子教起来越省心。
“杜先生过奖。”金如意让到一边“你们找东家有事?”
“商议一下今年出诗集的事。”杜维清直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