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四五章 戒指(两章合一)(3 / 4)

好时节 姚颖怡 4319 字 12天前

显然是人为的,否则那只死鸟身上怎会有石头?

官驿里的人抓得七七八八,轮流审问,也没能审出什么,大家人心惶惶,全都盼着四皇子早日痊愈,赶快离开这个鬼地方。

杨胜秋刚到工部不久,与其他人还不太熟,不过,户部和工部在一条街上,尤其是低级官员之间常有来往,于是,他还没把工部的人认全,他在户部的事迹便传遍工部。

什么办事不利,连地方上的折子都给弄丢,什么为了请假谎称家中走水,什么仗着自己差一点做了冯家女婿目中无人,于是杨胜秋现在的境遇比起在户部时,也没有多少改善。

以前在京城时各忙各的,倒也无妨,现在大家无所事事,又不能离开官驿,必须共处一室,他便清楚地感觉到那一道道不善的目光。

他只能坐在角落里,拿着一本童州县志看了起来。

忽然,外面跑进一个人来,这是工部的一名小吏,这次也跟着一起出来,主要是负责一些杂务。

“各位大人,下官刚刚到前面去,听到大家都在谈论,说是刚刚有一位夫人要投宿,得知四殿下在此处下榻,却仍然要住进来,最后逼得驿丞说了狠话,她这才离去,你们猜,这位夫人是什么来头?”

众所周知,皇子所住的官驿,自是不会再放其他人住进来,那位夫人既然来官驿投宿,想来也是官眷,万万没有不懂其中规矩的道理。

众人正在无聊,此时来了兴趣,问道:“这是哪家的女眷这么不懂规矩?”

小吏嘻嘻一笑,煞有介事地四下看看,笑着说道:“这位自称太常寺武少卿之妹。”

众人先是一怔,接着便面露惊异。

他们要来童州,自是提前做过功课。

太常寺武少卿的妹妹,那不就是童州知州的夫人吗?

童州正在下大雨,水患在即,知州夫人竟然没在童州,跑到了衍城?

“咱们收到的消息,童州百姓纷纷前往高平逃难,那高平穷山恶水,这位知州夫人自是不想去,衍州虽然离得远一些,但却比高平富足繁华,她选择来衍州也是对的。”

“对什么对,童州眼看就要发洪水了,四殿下还在去童州的路上,童州知州却把自己的家眷送了出来,他是觉得他的家眷比四殿下还要金贵吗?”

“嘘,你们小点声音,我可是听说过一点事,武少卿的那个妹妹,没少给钱知州戴绿帽子,钱知州管不了她,她来此处,十有八九不是钱知州的意思。”

“真的假的,还有这事?”

杨胜秋听了一会儿,觉得无聊透顶,这些人都是科举入仕的读书人,说起这种事来,那猥琐的语气和街上的抠脚大汉一模一样。

他起身走了出去,童州大雨倾盆,这里却是晴空万里。

见杨胜秋出去,有人啐了一口:“刚才他可是竖着耳朵听呢,这会儿又装出一副清高的样子,给谁看呢。”

“行了,人家是状元郎,当然清高。”

“他是状元又如何,当谁没见过状元一样。”

杨胜秋听着身后的闲言碎语,心里堵得难受,他在廊下站了一会儿,想起刚住进来时,看到不远处有个凉亭,便走了过去。

凉亭四周长满竹子,并没有特意修整过,有些杂乱,但好在清静。

杨胜秋在凉亭坐下,继续看那本童州县志。

忽然,有什么东西落在肩头,又沿着肩头落了下来。

他下意识地伸手接住,居然是一个小小的荷包。

杨胜秋吃了一惊,站起身看向身后,微风吹过,竹叶沙沙,却看不到人影。

杨胜秋低头看了看手里的荷包,想了想,把荷包里的东西倒了出来。

里面竟是一枚戒指!

戒指已经很陈旧了,而且并非金银玉石,而是铜的,值不了几个